多元支付不是要取代现金******
姚 进
近日,一则“大额纸币会逐渐退出市场流通”的传言引起涟漪,甚至有观点认为此举是为了推广数字人民币。显而易见,这是一种误读。人民币现金是国家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研发不是为了取代现金,而是为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在可预见的将来,现金仍将长期存在。
由于纸币在流通过程中会逐渐老化,变脏变旧,这种“脏污”类型的纸币,属于不宜流通人民币。为进一步提升流通中人民币质量,202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新版《不宜流通人民币 纸币》(JR/T0153-2022)金融行业标准,对脏污指标评价标准进行了提升。目前对一些纸币的回收,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确保公众用上“放心钱”“干净钱”。
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手段的普及,购物、用餐、加油、买票等诸多场景的现金支付已逐渐被手机扫码取代。移动支付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也改变了大家的支付习惯。有人说,现在出门不带现金不要紧,忘带手机则“寸步难行”;有商家说,使用现金成本较高,需要花时间去清点和保管,而且有安全上的顾虑;甚至有观点认为,既然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那么整顿拒收现金就是多此一举。
这些观点看似有一定道理,实则不然。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现金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现实中,部分商家或公共服务机构拒收现金的行为,不仅剥夺了消费者的支付选择权,也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尊严,更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现金在保障公众支付权利公平、在重大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况下稳定公众支付需求等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拒收现金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早在2018年,监管部门就曾明确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发展,整治拒收现金行为。2020年12月,央行就规范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有关事项发布专项公告,重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不得排斥和歧视现金支付。可见,不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拒收现金的理由。
目前,我国已形成现金、银行卡、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并存的多样化支付工具体系,同时数字人民币研发和试点工作正在稳妥推进中。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优势,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支付需求。鼓励多元化支付不等于对现金说“不”,而是应该将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交给消费者。既要肯定多元化支付的意义,加强对各类支付结算方式的推广,也要充分尊重公众支付结算习惯,包括使用现金支付的习惯。
需要强调的是,数字人民币作为百姓日常消费支付手段的补充,不是为了取代现金,二者将长期共存。对于一些人担心的数字人民币会侵犯个人隐私问题,应该看到,数字人民币作为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会充分尊重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风险防范。在实物现钞依然发行的前提下,公众仍然可获得实物现钞所提供的完全匿名性,不会因数字人民币的发行而受影响。
欧盟延长马里特派团任期 拨款逾7300万欧元******
中新社布鲁塞尔1月10日电 (记者 德永健)在西非萨赫勒地区战略要地马里面临人道主义和安全危机之际,欧盟10日宣布延长欧盟萨赫勒马里能力建设特派团任期,并将为特派团拨款逾7300万欧元。
据欧盟理事会当日发布的公告,本月14日欧盟萨赫勒马里能力建设特派团(EUCAP Sahel Mali)现有任期结束后,15日起将就势顺延,至2025年1月31日为止,其间特派团将获得逾7300万欧元拨款。
公告又指,鉴于当前马里政局和安全态势,欧盟决定调整马里特派团的任务,未来特派团将协助马里当局向南部地区派驻安全部队,如有必要,也会协助马里当局重新向中部地区派驻安全部队。
萨赫勒地区是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一片狭长地带,横跨乍得、马里、喀麦隆、布基纳法索、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及塞内加尔八国,当中马里因其战略位置一向举足轻重,加之曾是法国殖民地,欧盟对当地安全局势极为关注。
2015年1月,欧盟萨赫勒马里能力建设特派团正式启动,意在向马里警察、宪兵队、国民警卫队等提供培训和战略咨询,推进马里安全部队改革;特派团常驻马里首都巴马科,现任团长为一名法国资深警监。
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乃至当年发生军人哗变,马里局势持续紧张,不仅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的人数激增,盘踞在境内的极端组织也伺机生事,北部、南部和中部地区局势尤其动荡;12月中旬,联合国维和人员即在马里北部地区遇袭,致使两人死亡,4人受伤。(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