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时俱进当代轨迹的一部力作——《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研究》简评******
作者: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
新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王世谊教授撰写的《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研究》一书对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了富有重要价值的开拓性探索,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发展脉络、生成逻辑、主要内容、框架体系、历史地位等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概述,全书分,可独立成篇;合,则浑然一体,书后附有参考文献。从而给读者展现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清晰的理论轮廓和体系框架。通读全书感觉有三个鲜明特点:
其一,本书揭示了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研究视角十分富有新意。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永恒主题。所谓“与时俱进”,“时”就是指时间、时机、时代,也就是历史和实践。“时”前进了,思想理论也要呼应时代的变革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前进,这就叫与时俱进。本书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科科学性的新认识。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亟需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时代。为什么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根本的原因在于历史的条件和实践的内容不断发展变化,是迅猛发展的实践的强烈呼唤,是急剧变革的时代的迫切要求。变革的时代始终是孕育理论突破的土壤,创新的理论成果总是一定历史实践催生的产儿。本书作者抓住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的理论品质、深刻主题和哲学方法论,进行条分缕析,在此基础上,该书突出时代主题,着力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比较全面地阐发了该书以自我革命精神为基石构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话语体系,着力营造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学术体系,探索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的创新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并进行了艰辛的理论创新,使我们党的建设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吸取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不断为新时代执政党建设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本书特别重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中这些极富创造性的宝贵的思想财富,在深入挖掘、准确领会、完整阐释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思维方面,《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研究》一书在这方面作了非常有益的探索。本书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把研究的触角伸向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际运作的各个具体领域,在理论和实践的动态发展中勾勒出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的基本框架。
其二,该书的框架结构十分科学,对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的中心问题作出了富有重要价值的探索。该书按照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固有的科学性、规律性和逻辑层次,全书分为总论、分论和结语三部分,总论主要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的总体阐述,分论包括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践行初心使命、必须从严管理干部、必须抓基层打基础、必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必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必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必须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论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分专题作了详尽阐述,结语着力阐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的规律性认识,上述内容构筑了全书的理论体系框架。这一框架比较全面地涉及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的各个主要领域,较为完整地反映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的精神实质及其内在的逻辑体系。该书注重从整体上掌握其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努力把握各种观点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完整性,并力求抓住重点,突出理论创新,体现了学术研究应有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从而既保证了全书各个部分相互衔接、连贯一致,又避免了各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复。
其三,本书提出的“四梁八柱”理论概括涵盖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话语体系的基本内容。构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话语体系的“四梁八柱”,既是坚持自我革命与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也是保证党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更是通过政党治理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本书“四梁八柱”的概括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读全书,感受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本书坚持政治话语、学理话语和世界话语相统一,坚持历史、理论和现实相统一,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观点,是作者辛勤耕耘、潜心钻研的丰硕成果。相信该书的出版对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政协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中新网重庆1月12日电 (刘相琳 杨梦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2日在重庆开幕。本次会议为期4天,共有八项议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出席开幕会并讲话。
袁家军在开幕会上表示,五年来,全市政协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扬民主、增进团结,政治建设有新成效,建言资政有新成果,凝心聚力有新办法,特色品牌有新亮点,自身建设有新进步,为全市大局展现了政协担当、发挥了政协作用、作出了政协贡献。
袁家军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更大的政协力量。
在开幕会上,王炯代表政协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时指出,五年来,重庆市政协紧扣中心大局,聚焦重点任务,就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智造重镇建设等议政建言。引导委员紧扣全市“双稳” 相关工作自主调研2000 余人次,提出建议 800 余条。邀请委员和专家登上“智汇经济圈”舞台,围绕助力重庆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高质量发展、西部金融中心打造等建诤言、献良策。
工作报告称,五年来,重庆市政协助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实现新的突破。持续跟进协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建设问题,围绕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等深入研究,举办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3+1”省区市政协联合协商,履职成果转化为全国两会联名提案和会议发言,一些建议被国家有关规划采纳。
在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重庆市政协组织委员就“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建议1300余条。组织视察调研,助力构建“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加强同四川省政协联系合作,组织住川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关于支持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的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分年度就共建西部科学城等开展联合履职。支持川渝毗邻地区政协合作。川渝政协共助渝昆高铁建设。
陈贵云代表政协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提案工作情况报告时表示,五届重庆市政协期间,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共提交提案7596件。经审查,立案6237件,并案后交办5286件。提案聚焦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质量较高。所有交办提案均已按时办结。一大批提案建议为重庆市委和市政府科学民主决策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展现了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